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唐朝
释惟忠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
幼出家。
隶居成都𮠁县之法定寺。
行坚谨。
素为乡里所敬服。
寺旧有浮图。
尤耸峻。
一日雷霆震惊。
昏雾拥蔽。
浮图中心之木。
忽尔自出置旁地。
正亦不知何以致然也。
先是寺之弥勒像。
灵应异常。
因祷扣。
以为浮图者。
诸佛菩萨舍利所托也。
天龙神鬼所宜呵护。
而忽动摇如此。
则世间妄议所从发。
谤法之罪。
所从得矣。
是故菩萨宁舍身命。
不使众生受谤法罪。
惟愿大士加被焉。
久之其木复处浮图心如常时。
而雷霆昏雾之变。
无异于昨。
或见四神人。
身与浮图齐。
而扶掖其木者。
岂非所感邪。
竟示灭于寺。
释惟忠
少孺为僧励精自行。
在乎群等莫不宗焉。
出家法定寺。
本是后汉永平中佛法始流中国。
便有置德净伽蓝。
神光屡现。
至宋释惠持。
庐阜远公法兄誓化岷蜀。
谯纵不道。
令数辈操刃欲屠持。
持乃弹指其众惊奔僵仆。
隋开皇四年改名法定焉。
寺有弥勒圣像。
唐武德中忽有枯查沿江而至。
夜发光明。
因雕作像首。
贞观中窦轨长吏剑门
佛首光见引达于府。
窦公令人迎取。
数百人亦不能胜。
乃令祝之任欲何往遂言。
可就法定否。
乃一人能举。
窦遂造佛身。
长史高士廉盖殿以安之。
后有僧汎爱树其浮图。
而获一巨蟹。
身足二尺馀。
是塔颇多灵异。
人或将酒肉乘醉诣圣佛前。
立见灾祸矣。
于天宝中于寺愈加精苦。
无何塔为霆震拔其塔心柱出外。
忽有小木承代之意。
众咸怪之。
罔测厥由。
乃叩搕于圣弥勒像。
告诉天龙合加畏重。
何辄震击夺塔心柱邪。
是知庶女叫而雷击景公台
诚有所感。
一日迅雷烈风。
还同前震。
覆睹之乃龙神送旧柱安置如故。
当其易柱阴云四合。
有四神人以身扶翼。
立与塔齐。
忠之感物也若此。
会昌坼寺之前。
舍利七粒出相轮上。
白光满空向西飞去蜀。
皆所自睹。
将倒之时。
赤光见于半天焉。
又此寺有大枣树
将毁寺之年其树枯瘁。
及大中再置其重乐也。
后终寺。
系曰。
教法兴替得非数乎。
数算已定晷刻弗移。
如其会昌之前舍利预飞枣树先瘁。
是。
知。
当替数之彊。
兴数必弱。
兴不胜其替矣大中之兴。
替不胜其兴矣。
若不为四相之迁。
非系兴替之数也。
教法是有为之法。
讵免迁流者乎。
吁。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良价唐 807 — 86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07—869 【介绍】: 唐僧。
诸暨人
俗姓俞
幼年出家。
宣宗大中末,行禅法于新丰山
后住豫章高安洞山,世称“洞山良价”。
倡五位君臣说。
卒谥悟本禅师
有《大乘经要》。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07—869 俗姓俞会稽诸暨(今浙江诸暨)人。
幼年出家,从五泄灵默披剃,21岁受具足戒,历参南泉普愿沩山灵祐,后至湖南醴陵攸县云岩昙晟,受其心印。
宣宗大中末新丰山大行禅法。
后住豫章高安洞山世称洞山和尚
懿宗咸通十年(869)卒,敕谥悟本禅师
良价倡五位君臣说,得其弟子曹山本寂发挥,创立曹洞宗。
宋高僧》卷一二、《景德传灯录》卷一五有传。
良价纂有《大乘经要》1卷。
其语录收入《大正藏》。
良价喜以诗偈阐扬佛理,撰《宝镜三昧歌》、《玄中路》、《新丰吟》、《纲要偈》等。
其语录及《祖堂集》、《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等书中,存其诗偈36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会稽诸暨俞氏子。
稚岁即从师于五泄山
逮二十一年。
方获薙染。
嵩山受具戒。
未几见南泉愿禅师
马祖讳辰
南泉脩斋次。
泉问众云。
未审马大师还来否。
众无对。
出云。
有伴即来。
泉指谓众云。
此后生甚堪雕琢。
云。
和尚莫压良为贱。
沩山问云。
忠国师无情说法话。
闻之久矣。
未究其微。
请和尚今日与良价道。
沩云。
父母所生口。
终不为汝道。
云。
还有与和尚道者否。
沩云。
此去有云岩道人。
汝若见之。
必为汝道。
既到云岩。
便问。
无情说法什么人得闻。
岩云。
无情说法。
无情得闻。
云。
和尚闻否。
岩云。
我若闻。
汝即不闻我说法。
云。
若恁么。
良价果不闻和尚说法也。
岩云。
我说法汝尚不闻。
何况无情说法。
述偈云。
也大奇也大奇。
无情说法不思议。
若将耳听终难会。
眼处声方得知。
遂辞岩。
岩云。
什么处去。
云。
未卜所止。
岩云。
湖南去。
云无。
岩云。
莫归乡去。
云无。
岩云。
早晚来也。
云。
和尚有住处即来。
岩云。
此去难得相见。
云。
难得不相见。
又问。
和尚百年后。
忽有人问还貌得真否。
如何秪对。
岩云。
但向伊道只者是。
良久。
岩云。
阇梨
承当个事。
大须子细。
犹未肯。
后因过水睹影。
乃有偈曰。
切忌从他觅。
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往。
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
我今不是渠。
应须恁么会。
方得契如如。
他日因供养云岩真。
有僧问云。
先师道只者是。
莫便是否。
云是。
僧云。
意旨如何。
云。
当时几错会先师语。
僧云。
未审先师还知有也无。
云。
若不知有。
争解恁么道。
若知有。
争肯恁么道。
大中末
盛化豫章高安洞山
问僧云。
世间何处最苦。
僧云。
地狱最苦。
云不然。
僧云。
什么最苦。
云。
袈裟下不明大事最苦。
有疾。
僧问云。
还有不病者
云有。
僧云不病者还看和尚否。
云。
老僧看他有分。
僧云。
和尚争得看他。
云。
老僧看时即不见有病。
僧无对。
咸通十年己丑三月朔
剃发搭僧伽梨。
命鸣钟。
奄然逝。
时弟子众悲号莫能已。
忽开目。
喻众曰。
夫出家之人。
心不依物。
是真脩行。
劳生息死。
于悲何有。
主事僧曰。
营斋。
斋毕吾其逝矣。
于是众情慕恋。
乃持迟其斋。
至于七日
而后告备。
亦随众。
且谓其斋为愚痴斋。
盖以其无般若气分也。
及僧唱随意。
则曰。
临行之际。
大率不可喧动。
此斋所以示戒也。
明日浴讫跏趺而逝。
春秋六十三。
戒腊四十二。
后诏谥悟本
塔号慧觉
释良价
俗姓俞氏
会稽诸暨人也。
少孺从师于五泄山寺。
年至二十一。
方往嵩山具戒焉。
登即游方见南泉禅师
深领玄契。
续造云岩疑滞顿寝。
大中末于斯丰山大行禅法。
后盛化豫章高安洞山
筠州也。
咸通十年己丑三月朔旦
命剃发披衣令鸣钟奄然而往。
时弟子辈悲号。
忽开目而起曰。
夫出家之人心不依物。
是真修行。
劳生息死于悲何有。
沦丧于情太粗著乎。
主事僧令营斋。
斋毕吾其逝矣。
然众心恋慕从延其日。
至于七辰食具方备。
亦随斋。
谓众曰。
此斋名愚痴也。
盖责其无般若欤及僧唱随意曰。
僧家勿事。
太率临行之际喧动如斯。
至八日浴讫端坐而绝。
春秋六十三。
法腊四十二。
敕谥禅师曰悟本
塔号慧觉矣。
系曰。
其却留累日古亦有之。
之来去自由者。
近世一人而已。
会稽人
幼岁从师。
念般若心经。
至无眼耳鼻舌身意处。
忽以手扪面。
问师曰。
某甲有眼耳鼻舌等。
何故经言无。
师骇然异之。
指谒南泉
马祖修斋。
泉问众曰。
来日设马祖斋。
未审马祖还来否。
众皆无对。
师出对曰。
待有伴即来。
泉曰。
此子虽后生。
甚堪雕琢。
师曰。
和尚莫压良为贱。
次参沩山
南阳忠国师无情说法话。
沩竖拂子。
曰会么。
师曰不会。
请和尚说。
沩曰。
父母所生。
口终不为子说。
师曰。
还有与师同时慕道者否。
沩指造云岩。
举前无情说法。
甚么人得得岩曰。
无情得闻。
师曰。
和尚闻否。
岩曰。
我若闻汝即。
不闻吾说法也。
师问为甚么不闻。
岩竖起拂子。
曰还闻么。
师曰不闻。
岩曰。
我说法。
汝尚不闻。
况无情说法乎。
师曰。
无情说法。
彰何典教。
岩曰。
岂不见弥陀经云。
水鸟树林悉皆。
念佛念法。
师于此有省。
乃述偈曰也大奇。
也大奇。
无情说法不思议。
若将耳听。
终难会。
眼处闻时。
方始知。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靖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
梓潼人
居简州聚福寺。
太宗贞观中玄奘西回,翻译于长安广福寺,召證义大德谙练大小乘经论为时所尊尚者,得十一人,预其精选,即居慈恩寺
所撰《译经图记》,铨序古今经目、译人名位、单译、重翻、疑伪等科,皆具条理,编于《大藏经》。
靖迈
梓潼人
出家简州福聚寺
贞观中京师
广福寺
释靖迈
梓潼人也。
少孺矜持长高志操。
特于经论研覈造微。
气性沈厚不妄交结。
游必择方抵于京辅。
贞观中玄奘西回。
敕奉为太穆太后
于京造广福寺
就彼翻译。
所须吏力悉与玄龄商量优给。
遂召證义大德谙练大小乘经论为时所尊尚者。
得一十一人预其精选。
即居慈恩寺也。
普光寺栖玄广福寺明𤀹会昌寺辩机终南山丰德寺道宣
同执笔缀文。
翻译本事经七卷。
后与神昉笔受玉华宫慈恩寺翻经院。
皆推适变故得经心矣。
后著译经图纪四卷。
铨序古今经目译人名位单译重翻疑伪等科。
一皆条理见编于藏。
开元中智升
又续其题目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惟恭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
荆州法性寺
性迭宕无行。
然于金刚般若尤谨持诵。
同寺有灵岿者。
迹相类。
人以二害呼之。
一日岿偶出。
去寺一里所。
遇六七少年。
容貌颇都。
衣被亦华洁。
手执乐器。
龟兹部。
问岿以所在。
岿疑其必至寺行香。
且欲知处也。
即语之不敢妄。
翌日回寺始及门。
闻钟声曰。
卒于昨夜二鼓时。
推此则所见少年。
乃天乐以迎之者。
使平生壹务于善。
则诵经之力。
岂止于生天而已哉。
于是岿自尔感悟。
而其所造诣。
将未可与同日语。
释惟恭
不详何许人也。
少孺出俗于法性寺
好尚偪下多狎非法之友。
虽乖僧行犹勤持诵金刚般若。
罕离唇齿。
酒徒博侣交集门庭。
虚诳云。
为曾无廉耻。
后遇病且死。
同寺有灵岿其迹相类。
号为一寺二害也
岿偶出去寺一里所。
逢六七人少年甚都。
衣服鲜洁各执乐器如龟兹部。
问灵岿曰。
惟恭上人何在。
岿即语其处。
疑其寺行香乐佛也。
及晓回入寺闻钟声云。
卒。
所见者乃天乐耳。
盖承经力必生净刹。
亦以其迹勉灵岿也。
岿感悟折节。
缁门崇重终成高迈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